第一次和Ayako Suwa見面已是5年前。當時接觸她的作品帶給我很大的衝擊。
我一直以為,人們對於吃的方面,第一階段是求溫飽。第二階段開始要求美味的體驗,當嚐遍世界各地美食之後,再來則是追求某些食物能勾起美好而感動的回憶(比如:媽媽的那道菜或者是從小吃到大的那家巷口的小攤子)。直到認識Ayako Suwa之後,我才知道原來”吃”還能夠引發出另一層面的情緒,像是怒火,嫉妒或羞愧這種看似跟吃沒有任何關係的感受。在品嚐之後刺激到不同的味蕾,挑起埋葬在深層的感受,然後覺知那些感受,從中獲得一些體認和領悟。這一整個過程是否就是她所說的進化呢?
另外一個有趣的是在她所說的”收藏記憶”這點。她努力地創造所謂的[瞬間記憶]只為了讓人們想忘也忘不了。宏觀地來講,如果我們很認真去看待所面對的每一次體驗,那它就會被收藏到腦海或是心裡深處。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所有人在人生的某些時刻不都是收藏家嗎?
攝影:Caesar Production
ben問:你是何時以及如何發現到要用食物來表現你的藝術作品?
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是日本的能登半島。這個半島被大海和山環繞,充滿了豐富的大自然生態和新鮮食材,像是受到上天恩惠的一個好地方。
我從4~5歲左右開始,就在這片大自然裡興高采烈的料理和玩耍,而食材則是取自於泥沙和土,石塊和花瓣、花粉、葉子和蟲的殘骸等等。然後我會用它們作出”料理”,吆喝附近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假裝開餐廳玩著。其實就像是所有孩子在年幼時會玩的過家家經驗一樣。
但是這個經驗在一點一滴長大後,我慢慢跨越了孩子玩鬧的年紀。再之後,我進入美術大學,到了都市生活。現在我則是在世界各地的街道邀請客人,在臨時餐廳裡做著同樣的表演。
小時候的玩耍是我現在的創作原點,而食材上所使用的表現手法就是從小就做過的事情。
攝影:Hiroshi Iwasaki
攝影:Caesar Production
ben問:在你的創作過程當中,藝術、美感和味覺的優先順序是什麼?
如果有所謂優先考慮的事,我想那都是很直觀地透過感覺和本能去做出的選擇,在決定之後即造就出作品。
另外在味覺方面,我不確定對美味的追求是透過設定而成的。我更重視的是食物在經過了”品嚐”的這個動作後,它激發包含了味覺在內的所有五官感覺和情感,釋放出一種平常被隱藏著的慾望表現。
攝影:Hiroshi Iwasaki
攝影:Josh Shimasaki
ben問:在你所有的作品內,是否有一貫想表達的信息?
每一個人都會有那種平常沉睡著的原始慾望。可能是吃、佔有、或是飢渴。透過品嚐作品的體驗去喚醒那些慾望,或許是認識自我,或許去面對,或許能體悟,總之會達到作為人的一次進化過程。這是我每次創作時很好奇想挖掘的部分。
攝影:Hiraku Ikeda
攝影:Hiroshi Iwasaki
ben問:作為一位食物藝術家,你有些作品也會融入表演者和造型,這是為什麼?
“食”和”品嚐”都是一種[體驗]。體驗的情境很重要。
場景在[滋味]上是很大的構成要素之一。除了在吃物質的東西之外,我也想創造出整體[瞬間的記憶]。
ben問:人們該如何收藏你的作品?
強烈的體驗,那個想忘也忘不了的記憶能夠一直收藏在腦海裡。而物質性的作品只是為此產生像道具一樣的東西而已。
ben問:如果你要讓其他人用一句話來描述你,你希望他們怎麼說?
吃,僅是生存,而真正品嚐的是進化。
ben問:在中國最打動你的食物是什麼?
中醫藥房裡所排列的那些未知的風味。
特別鳴謝Ayako Suwa為本文提供圖片素材
原文首發於福布斯中文網
本文為福布斯中文網版權所有,如需轉載請聯繫
editor@forbeschina.com
文章轉載自「ben問藝術」http://www.forbeschina.com/review/201507/0044150.shtml
喜歡這篇文章嗎!?歡迎免費下載我們的App『sayART』
每天一起大聲Say Art 讓心與腦同時為藝術High起來!
下載請點我

ben

Latest posts by ben (see all)
- 專訪Alex Kiessling:“克隆”一個藝術家 - 2015-12-05
- 獨家訪談Alan Warburton:給自己五分鐘的寧靜 - 2015-11-19
- 獨家專訪Thomas Medicus:魚在飛,鳥在游 - 2015-11-13
- 獨家專訪食物藝術家Ayako Suwa:吃僅是生存,品嘗的是進化 - 2015-11-07
- 獨家專訪Jeppe Hein:請觸碰這件藝術品 - 2015-11-03